浮式液化天然气船
在烟气治理领域,继成功拓展脱硫脱硝除尘市场后,永清环保又将目标瞄准了年市场容量达400亿元的VOCs治理市场蓝海。
河北省印发《关于区域一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区域二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重点加强重污染行业的管控。优质煤的推广主要依赖财政补贴,但是,要确保补贴后的优质煤价格略低于劣质煤,每年的资金投入巨大,财政压力大造成长久补贴存在困难。
但遗憾的是,在此轮雾霾中,石家庄还是出现了爆表情况。在采访中,地方政府都表达了同一个心愿,相邻城市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实行联动减排、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跟随督查采访的所见所闻,让记者对雾霾应急和常态化治理产生更多思考。思考三:污染治理需区域协同、统筹布局、形成合力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和传输性特征,更高级别、更加统一、更多城市参与的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更有利于减少整个区域污染物排放和减少雾霾天气。环境保护部随后派出多路督查组,对重点地区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专项督查。
只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散煤污染,将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真正降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了解,这次重污染期间,京津冀区域的气象条件与去年11月27日~12月1日过程相似,通过对监测数据比对分析可以看出,去年重污染过程中,保定和廊坊的PM2.5日均浓度最高分别为533微克/立方米和478微克/立方米,持续时间为5天左右;而这次保定和廊坊的PM2.5日均浓度最高分别为327微克/立方米和317微克/立方米,持续时间为2~3天。经济发展的领先,也让长三角地区更先领略到环境保护责任之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协作小组组长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正因如此,长三角牵手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就是大气污染防治。谈及长三角地区,第一印象便是它的繁华。2007年太湖暴发大面积水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环保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连续3年达到补偿条件。长三角监测数据、污染源清单信息的打通,使得浙江可便利地获得江苏等地的信息。
浙江省代省长车俊、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安徽省代省长李国英、上海市副市长陈寅分别介绍了本省市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情况以及下一步安排和有关政策建议。不仅是太湖流域的治理,经过安徽、浙江两省的共同努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长三角要认真抓好、切实加强区域水环境共同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推进跨界临界饮用水水源地的协同保护,完善区域航道、码头和船舶、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区域排放标准对接的制度办法。浙江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获得来自北方的空气污染情况、气象情况,能提早预判长三角未来数日的空气污染发展情况。
各省市也可根据自身污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减轻污染程度。韩正在讲话中指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进行了三年实践,联防联控重点更突出、协作更密切、落实更有力,取得了符合预期的良好成效,协同防治污染、共推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而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治的管理模式涉及三省一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权限方面的协同发挥,核心为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权限的运行过程,应该主要解决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的启动机制和解决方案运行机制,确保不同省市是以长三角一体化而非以以邻为壑的观念对待本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以如鲠在喉而非隔岸观火的心态对待非本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在2000年至今的15年里,上海滚动实施了5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项目1183项,投入资金约3200亿元。
从这年起,江苏省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千岛湖营养状态也同期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并且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不向太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浙江湖州近乎同步开始实施总投资近100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245公里的垃圾河、259公里的黑臭河进行集中整治:包括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关闭涉污企业,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投入近6亿元,拆除24条水上餐饮船,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10余万吨等。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致辞。
而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之后,2016年三省一市又在水污染防治上掀开了新的篇章。与此同时,在共同努力落实《水十条》重点工作之外,三省一市还将协同推进跨界临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逐步实现污染源清单共享。截至2014年底,新安江综合治理完成投资455.1亿元。舍得投入大笔真金白银的不只是上海。与其他环境污染相比,大气污染更具有联动保护的需要,是一个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城市都无法自扫门前雪,如果没有周边城市的配合,势必无法独善其身。2014年初,长三角区域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三省一市围绕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目标,确定并落实了包括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绿色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等在内,共计5个方面12项协作工作重点,内容囊括了从产业转型升级到气象业务协作,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和协调部署。
截至2013年底,江苏实施方案中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总投资1083.1亿元、160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亿元、1450个项目浙江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获得来自北方的空气污染情况、气象情况,能提早预判长三角未来数日的空气污染发展情况。
千岛湖营养状态也同期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并且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12月7日下午,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为了实现不向太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浙江湖州近乎同步开始实施总投资近100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245公里的垃圾河、259公里的黑臭河进行集中整治:包括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关闭涉污企业,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投入近6亿元,拆除24条水上餐饮船,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10余万吨等。长三角监测数据、污染源清单信息的打通,使得浙江可便利地获得江苏等地的信息。
与此同时,长三角要认真抓好、切实加强区域水环境共同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推进跨界临界饮用水水源地的协同保护,完善区域航道、码头和船舶、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区域排放标准对接的制度办法。这个经济体占全国所有城市群经济总量的20%左右,也是国内基础最雄厚、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截至2013年底,江苏实施方案中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总投资1083.1亿元、160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亿元、1450个项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协作小组组长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
经济发展的领先,也让长三角地区更先领略到环境保护责任之重。与其他环境污染相比,大气污染更具有联动保护的需要,是一个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城市都无法自扫门前雪,如果没有周边城市的配合,势必无法独善其身。
从这年起,江苏省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2007年太湖暴发大面积水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正因如此,长三角牵手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就是大气污染防治。浙江省代省长车俊、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安徽省代省长李国英、上海市副市长陈寅分别介绍了本省市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情况以及下一步安排和有关政策建议。
在冬日暖阳中,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截至2014年底,新安江综合治理完成投资455.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协商会议制度下的轮值省模式就是让受大气污染影响最厉害的主体,在特定时间段内成为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权力运行的主导者,污染议题的提出者,并且能够引导议题方案的解决。谈及长三角地区,第一印象便是它的繁华。
舍得投入大笔真金白银的不只是上海。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深入交流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审议通过《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2017年工作重点》和《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2017年工作重点》。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致辞。2014年初,长三角区域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三省一市围绕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目标,确定并落实了包括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绿色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等在内,共计5个方面12项协作工作重点,内容囊括了从产业转型升级到气象业务协作,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和协调部署。
在2000年至今的15年里,上海滚动实施了5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项目1183项,投入资金约3200亿元。不仅是太湖流域的治理,经过安徽、浙江两省的共同努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